BHK-21细胞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条件以确保其健康生长:
培养基:通常使用含有10%胎牛血清(FBS)DMEM或RPMI-1640培养基。
温度与气体环境:维持在37℃,5% CO2的培养箱中。
传代方法:当细胞密度达到80%-90%时,需进行传代。具体步骤包括弃去培养上清,用不含钙、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-2次,随后加入消化液(如0.25% Trypsin-0.53 mM EDTA)于37℃消化1-2分钟,直至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,最后加入含10%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,轻轻吹打细胞使其脱落,离心后重悬并分配至新的培养瓶中。
在成功传代后,BHK-21细胞的生长状态需密切观察。通常,细胞在传代后24小时内会重新贴壁,并在48-72小时内进入对数生长期。若细胞贴壁不良或生长缓慢,可能需检查培养基成分是否失效,或培养箱的CO2浓度及湿度是否稳定。
对于长期培养的BHK-21细胞,建议定期检测支原体污染,并避免频繁更换培养基批次,以减少细胞适应性的波动。此外,冻存细胞时推荐使用含10% DMSO的冻存液,以缓慢降温(如程序冻存盒)的方式保存于液氮中,确保细胞复苏后的存活率。
在实验应用中,BHK-21细胞常用于病毒增殖、重组蛋白表达等研究。为提高外源基因的转染效率,可采用脂质体转染或电穿孔法,但需优化条件以避免细胞毒性。若用于病毒包装,需注意细胞密度控制在60%-70%,以确保感染效率。
© 2025 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30958号-14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Google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