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S
产品中心
  • ELISA试剂盒
  • 细胞
  • 质粒
  • 标准品
  • PCR基因检测试剂盒
  • 生化试剂
  • 生化检测试剂盒
  • 抗体
  • 细胞系
  • 原代细胞
  • 细胞培养基
  • 细胞分析
  • 中药标准品
  • 新闻资讯/NEWS

    首页   >    新闻资讯   >   亮发光杆菌总数操作失误如何避免

    亮发光杆菌总数操作失误如何避免

    点击次数:774次  更新时间:2017-08-11

    亮发光杆菌总数”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,其检测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的不可比性,这就要求检测人员要严格执行科学的操作程序。GB/T4789.2 中只是简要提到了检测程序,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未作详细说明。本人通过实践及多次对比试验,现就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,作一阐述。

    样品的制备和稀释倍数的选择

    对于冰冻的样品,在接种前要放到0~4℃的冰箱中解冻。固体样品要用灭菌刀或镊子从不同部位采取试验材料并混合,在无菌操作下充分研细,混匀,做成均匀稀释液。样品制备的整个过程都应在无菌状态下进行,以防污染。任何样品在打开包装前,都要在取样开口处的周围表面进行消毒。以上过程的误操作是:冰冻样品的解冻时间过长,导致细菌增殖,使实测结果偏高;固体样品取样不均衡,稀释液未充分混匀,使所测结果准确度降低;取样时未进行外包装消毒,引起样品污染。

    充气饮料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排气;酸性样品用经过灭菌的20~30% 碳酸钠溶液调整pH 值到中性;含盐量较高的样品应用灭菌蒸馏水进行稀释。误操作是:充气饮料未经排气,使样品接种量偏低;酸性样品未调pH 值,使不适合酸性状态下生长的细菌受抑制;高盐样品仍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,使不适于高盐状态下生长的细菌受抑制,结果均使实测值偏低。

    不同的食品其「菌落总数」的检出*也不一致。酱油、奶制品、熟肉制品等细菌含量一般偏高,稀释度可相应选择较大的,如1:100 和1:1000 等,而饮料、糕点类样品中细菌量偏低,稀释度应选择较小的,如液体样品可选原样,固体样品选1:10 等。误操作是或者选择的稀释度过大,使得菌落生长,或者稀释度过小,菌落生长密度高,难以计数,导致实测结果或偏高或偏低。

    接种、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

    接种时,用移液管吸取稀释液不应用吸球,而要用管口上部塞有脱脂棉球的经过高温烘烤的移液管,并且用嘴吸取,以防产生交叉污染。稀释液加入平皿后,应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倾入琼脂(倾倒琼脂时,应保证琼脂温度在50~60℃,温度过高,易杀死细菌;温度过低,则琼脂提前凝固,导致检测失败),并立即在桌面上推旋平皿,使样液与琼脂混合均匀,切忌推旋动作过大,将琼脂溅到平皿盖上,影响测定结果。

    平皿内琼脂凝固后,不要长久放置后才翻转平皿培养,而应在琼脂凝固后立即将平皿翻转予以培养,这样可避免菌落蔓延生长,难以计数。

    配制、分装稀释液或倾注平板不能在日光直射下进行,以防强烈的日光将细菌杀死。

    在培养时,恒温培养箱的温度不能过高,以免出现蔓延生亮发光杆菌的趋势,但也要防止因通风和空气循环而造成的培养基太干,而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。
    ≥98%            Ursolic acid    *:    乌索酸            规格:
    ≥98%            Schisanlactone E    *:    五内脂            规格:
    ≥98%    Schisandrin C    *:    五味子丙素    规格:
    ≥98%    sipeimine    *:    西贝碱    规格:
    ≥95%            Crocin II    *:    西红花苷Ⅱ    规格:
    ≥98%            Sirolimus    *:    西罗莫司    规格:
    亮发光杆菌

     

    关注我们:

    © 2025 上海莼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备案图标.png沪ICP备17029297号-5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Google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