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S
产品中心
  • ELISA试剂盒
  • 细胞
  • 质粒
  • 标准品
  • PCR基因检测试剂盒
  • 生化试剂
  • 生化检测试剂盒
  • 抗体
  • 细胞系
  • 原代细胞
  • 细胞培养基
  • 细胞分析
  • 中药标准品
  • 新闻资讯/NEWS

    首页   >    新闻资讯   >   青海发光杆菌分离的工作原理

    青海发光杆菌分离的工作原理

    点击次数:811次  更新时间:2017-12-15

    青海发光杆菌按无菌操作获取种耳后,悬挂种耳的三角瓶经12小时培养后,瓶底培养基表面就有"孢子印"。取出种耳,置20℃—25℃温箱培养2~3天,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乳白色透明的糊状小菌落,就是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形成的少量银耳菌丝。此时移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,待长满斜面后,再移接入营养丰富,且表面比较干燥的培养基上。经30天左右,菌落长出白色菌丝。
    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、菌丝只有与羽毛状菌丝的子囊菌(香灰菌丝)混合培养时,由后者帮助分解木材及其他一些纤维物质,提供营养,才能利于银耳孢子萌发,菌丝的定植和子实体的形成。
    在两种菌丝交会时,先选出两种纯菌丝。
    羽毛状菌丝要纯化选育,一般要选取生长迅速,爬壁力强的试管斜面或种瓶,取先端菌丝,转管移接,置25℃—28℃上培养,重复转管几次即可得到优良纯种。
    银耳菌丝的特点,青海发光杆菌丝生长缓慢,担孢子也不易萌发。在进行两菌混合时,先取经8~IO天培养的银耳菌丝斜面,按无菌操作方法在该斜面上距银耳菌丝约0.5厘米处接入一小块羽毛状菌丝。置25℃下培养1周即得到混合好的银耳母种。
    108731-95-9     20mg    雷米普利相关物质D标准品
    118175-11-4     20mg    他唑巴坦酸相关物质A标准品
    119018-29-0     20mg    格列美脲相关物质B标准品
    119018-30-3     20mg    格列美脲相关物质C标准品
    120202-71-3    20mg    氯吡格雷相关杂质C标准品
    120511-72-0    20mg    阿那曲唑相关物质A标准品
    122028-36-8    20mg    盐酸多佐胺相关物质A标准品
    124752-25-6    20mg    阿巴卡韦相关物质A标准品
    13820-91-2     20mg    三氯氨络铂酸钾标准品
    139264-24-7     20mg    R-佐米曲坦异构体标准品
    144750-42-5    20mg    氯吡格雷相关杂质A标准品
    青海发光杆菌

     

    关注我们:

    © 2025 上海莼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备案图标.png沪ICP备17029297号-5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GoogleSitemap